產品類型
農業綜合,中國
廠家介紹
中農發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發種業”或“公司”)成立于1999年,于2001年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A股代碼600313。公司目前擁有控參股企業12家,業務涵蓋玉米、小麥、水稻三大糧食作物等農作物種業、農藥、肥料以及農業綜合服務業務。公司已于2015年實現了小麥種業全國第一、水稻種業全國第六、玉米種業全國第九的階段性目標,綜合實力位居中國種業第四位,已成為推動中國現代種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農發種業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農發集團”或“集團”)。中國農發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唯一一家大型綜合性農業類中央企業,業務涵蓋農、牧、漁業,擁有現代種業、遠洋漁業、畜牧制藥、海外農業、農業機械、農業保險、綠色食品7大核心產業,擁有全資及控股子公司17家,包括農發種業、中牧股份、中水漁業3家上市公司,在世界40多個國家建立有分支機構或海外基地、海外農場,業務遍及全國及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農發種業的愿景是“樹立農民規模化種田的信心,做現代農業產業化升級的推動者”。公司目前已具備了市場領先的產業基礎和較強的科技實力,正在探索模式創新,向農業綜合服務商轉型升級。
產品介紹
洛麥29
洛麥29是以百農矮抗58為母本、開麥18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2016年通過國家審定(國審麥2016009)。屬半冬性大穗型中熟高產小麥新品種。
他是4好品種
1矮桿抗倒,抗寒性好。幼苗半匍匐,冬季長勢壯,抗寒性好,分蘗力強;春季生長穩健,抗倒春寒;株型緊湊,株高75-78cm,矮稈抗倒。
2大穗大粒,外觀長勢好。長方型穗,抽穗期適中,結實性好,籽粒飽滿度好,千粒重高。
3綜合抗病性強,適綜合抗病性強,成熟落黃好。適應性廣。
4產量三要素協調,高產潛力好,畝成穗數42-46萬,穗粒數33-38粒,千粒重45-50g。2015年15畝洛麥29高產攻關田,經田間20點測產,畝穗數46.9萬,穗粒數32.8粒,千粒重48.4g,平均畝產744.4kg。
適應區域:適宜河南省駐馬店及以北地區、安徽淮北地區、江蘇淮北地區、陜西關中地區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栽培要點:河南區域最佳播期 10月10-15日,畝播量一般8-10Kg。澆好兩次關鍵水:一是冬灌水,可在12月中下旬進行;二是孕穗水,可在4月上旬進行;一般不澆拔節水和灌漿水。后期孕穗期可用氧化樂果、粉銹寧或磷酸二氫鉀混合噴施,重點防治蚜蟲和白粉病;灌漿期可用“氧化樂果+磷酸二氫鉀”防治蚜蟲,促進灌漿,防止干熱風危害。
洛玉114
2015年通過河南省審定,審定編號2015002。
它是“5優”品種:
1、高產穩產:2014年參加河南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0.8kg,比對照偉科702增產7.1%,居試驗第1位,參加匯總的所有試點全部增產。 2、果穗粗大。果穗圓筒型,穗長穗粗,籽粒偏硬粒型,籽粒光澤度好。3、抗倒性強。株高、穗位適中,根系發達,株型緊湊,抗倒性強。4、品質優良。抗病性強,籽粒營養品質優良。5、適應型強。從洛玉114參加省級試驗的情況看,洛玉114在不同年份、不同試點均表現增產,在黃淮海夏玉米區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中9優547(禾盛優547)
品種來源:中9優547是由湖北省黃岡市農科院與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中9A”與恢復系“R547”配組選育的優質高產三系雜交早稻新品種,是我省以超級雜交早稻兩優 287作為區試對照品種后第一個審定的優質、高產三系雜交早稻新品種。
品種表現:2007年參加湖北省早稻區試平均畝產491.75公斤,比對照兩優287增產1.63%。2008年參加湖北省早稻區試平均畝產533.84公斤,居第一位,比對照兩優287增產6.07%,增產極顯著。主要理化指標達到國標三級優質稻谷質量標準。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9.5天,株高94.5cm,穗長21.8cm,每穗總粒數138.6粒,每穗實粒數110.8粒,結實率79.9%,千粒重26.12克,每畝有效穗20.6萬。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葉姿挺直,葉色濃綠,莖桿粗壯,抗倒能力較強,生長勢旺,穗大粒多,穗上部有少量穎花退化,谷粒長型,稃尖無色,后期轉色快熟相好。適應性廣,增產潛力大。湖北省區試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高感白葉枯病,高感稻瘟病。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湖北作早稻種植一般安排在3月底4月初播種,薄膜拱棚育秧,秧田畝播種量15公斤左右,旱育秧畝播種量20公斤左右。大田畝用種量2-2.5公斤,移栽秧齡嚴格控制在28天以內。
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株行距13.3cm×20cm(即4×6寸),每畝插足8萬基本苗,每畝有效穗達20萬以上。
3、科學肥水管理:“足底、早追、后補”的原則施肥,特別注意穗肥施用。畝施純氮12-13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鉀10-12公斤。其中穗肥在破口抽穗前5-7天使用,畝施N、P、K(15:15:15)的進口復合肥15公斤。淺水插秧、寸水活蔸、薄水分蘗、適時曬田,孕穗及揚花期淺水勤灌,濕潤灌漿、后期干干濕濕,防止斷水過早。
4、綜合防治病蟲害:在播種前應進行種子消毒,以防種子帶病;在秧田期注意防治稻薊馬;大田期主要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等。在破口期和齊穗期及時用藥防治穗頸瘟。
5、適時收獲,注意脫曬方式,防止曝曬,以保證稻米品質。
乙草胺原藥
中文通用名稱】乙草胺
【化學名稱】2’-乙基-6’-甲基-N-(乙氧甲基)-2-氯代乙酰替苯胺
【實驗式】C HCINO
【相對分子質量】269.8(按2001年國際相對原子質量計)
有效成分的物化性質
【外觀】純品外觀為橙黃色透明液體
【密度】1.110(30℃)
【熔點】<0℃
【沸點】250℃分解
【蒸汽壓】4.5×10-3mPa(25℃)
【溶解情況】在水中的溶解度為282mg/L(20℃);溶于甲醇,1,2二氯乙烷,對二甲苯,庚烷、丙酮和乙酸乙酯。
【閃點】165.9℃
【腐蝕性】無腐蝕性
【氧化性】無氧化性
【分析方法】氣相色譜法,帶PID檢測器
【制備或來源】以2-甲基-6乙基苯胺為起始原料,經與多聚甲醛和氯乙酰氯反應,最后再與乙醇進行反應,脫溶得產品。
揚粳4227
揚粳4227是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品種,2009年通過江蘇省審定(審定編號:蘇審稻200912),已申請國家植物新品種權保護。2011年列入“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2012年列入農業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并被農業部確認為“超級稻”。2011、2012、2013年連續三年列入江蘇省水稻生產主體品種。
產量
2011年,揚州市江都區浦頭鎮萬畝豐產方畝產686公斤,比全區大面積畝產增95公斤;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高產示范方畝產793.8公斤。2012年10月底,農業部科教司、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江蘇省農委組織的省內外有關專家對“揚粳4227”進行田間實收,隨機抽取3塊田,平均畝產825.2公斤,達到超級稻畝產780公斤的確認標準,特評為“超級稻”。
米質
農業部食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整精米率67.4%,堊白粒率7.0%,堊白度0.4%,膠稠度86.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8%,達到國標一級優質稻谷標準。
農藝特性
株型集散適中,長勢較旺,穗型中等,分蘗力較強,葉色淺綠,群體整齊度較好,后期熟色較好,抗倒性較強;省區試平均結果:每畝有效穗20.2萬,每穗實粒數124.8粒,結實率91.0%,千粒重27.2克。株高103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59天左右,較武運粳7號早熟1-2天。
接種鑒定:中感白葉枯病,中抗穗頸瘟,高感紋枯病;條紋葉枯病2006-2008年田間種植鑒定最高穴發病率38.9%(感病對照三年平均穴發病率69.6%)。